現在的國中校園,已轉變非常得多,過去辦公室是一個比較肅殺的地方,學生進去,會戰戰兢兢,會喊報告,充分展現了「生不入官門」的氛圍。
現在嘛....
學生進辦公室,比進自家廚房還自然。
辦公室是學生走動、調劑、娛樂的好地方,某幾間老師特別和善的樓層,偶爾還可以見道,玩鬼抓人跑進來的同學。
近幾年,我喜歡在座位的週遭布置一些環境,有學生進來的時候,就可以聊一下數學,解題、概念、證明、方法、想法。
例如,本校的辦公室黑板,總是充斥著各種....過季的校園訊息、福利社推廣產品,我把它們清個大半,空出版面,近期,兩三天,就換上一題在寫的素養題。
於是,時不時就有以下這種美好的畫面。
(雖然辦公室既沒美感,又亂,我這間算比較整齊的)
在臉書上發起社團,除了老師、家長,更希望有許多的同學們加入,在划手機時不時跳出素養題的訊息,說不定就開始思考動腦了。
課堂的時間總是相對有限,更重要的,是佈置一個討論數學的環境。
2019年9月29日 星期日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恭喜!您已被選為Google for Education認證培訓師!
希望這一篇文章,能夠對將來的您,有所幫助,如同從前啟發我的那些文章。
較少見到交代具體數字細節與進路的文章,因此,我朝向這個方式來寫。
Google for Education Certified Trainer,有好幾種翻譯的方式,認證訓練師、認證講師、google講師、...,我也不知道哪一種最洽當,那就丟給google翻譯吧。
取得認證資格的恭喜信,開頭會是「Congratulations! You've been selected to be a Google for Education Certified Trainer!」,它的google翻譯,就是我的文章標題。
技術上來說,要通過四個階段。
Google 認證教育家第 1 級 (12/11/2017)
Google 認證教育家第 2 級 (02/12/2017)
培訓師技巧評量 (December 16, 2017)
Google for Education認證培訓師 (9月11日 週三 上午1:52)
括號內,我放上通過證書、通過信件的具體時間,時間的格式長得有點不一樣。
我是2017年10月開始接觸 G-suite 工具的,到12月16號,就已經通過前三個階段。
這三個階段的認證,都是用google設計線上評量,內容是具體的技術操作,是標準化測驗,教育家需要兩到三小時,可用中文測驗,技巧評量約一小時,只有英文測驗。
網路上的各種資源很好找,我的網誌右側徽章,點進去就有學習網站的連結,您若覺得有人教比較快,各種研習、收費培訓班,也都陸續在開課。
技術性的內容,投入時間、心力,就會有收穫,沒有捷徑,那兩個月,我蠻用功的。
最後一個階段就複雜了。
它是有規範的質性評選,規範如下:
- 拍一個三分鐘的影片,作為你的培訓介紹。
- 辦理五場的培訓課程 (老師們可想成主講五場研習)
- 填寫制式的申請書。
規範的細節內容,很容易查到,不容易的是,怎麼做?才能通過。
Google不是只會發恭喜信,事實上,我的收件夾中,有更多的「Thank you for your Google for Education Certified Trainer application」。
感謝您使用Google for Education認證培訓師申請.....
要通過認證培訓師,我認為,以下兩件事情最有價值。
1、申請失敗後的回饋信。
Google拒絕你後,會發兩封信,第二封會針對你的申請,給予為何拒絕的質性建議。
2、尋求認證培訓師的協助。
成功者必定能夠為你帶來一些你沒想過的事情,如果你已經在成為培訓師的路上,試試看,發信給他們。
這一條路不太輕鬆,對我而言,確實很有收穫,期待將來,我也能夠協助您,獲選 Google for Education Certified Trainer。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有人交功課了!我收到的第一個雲端作業
瀏覽google for education台中場的回饋資料,發現聽課的夥伴們,想學表單實作技術的需求,還蠻多的。
一個小時的分享,自然是不可能講到具體設計功能。
於是,八月底,我開了一個google classroom,叫做「線上 G-suite 小教室」,目標是學習 google 表單、簡報、文件、協作平台....等工具。
幾天下來竟然也有21個學生。
陸陸續續,找了大概五個線上影片,三個基礎加上兩個進階,都看完的話,應該也夠用,畢竟表單的技術,整體不是太困難。
表單難的在於如何設計?這是我跌跌撞撞摸索出來,還算有經驗的價值。
於是,我就出了個作業。
8/27、8/28、8/29、......果然都沒有人交作業,我也漸漸淡忘,竟然,9/8出現了一封針對作業的詢問信。
用功的S老師。
S老師完成了給學生的愛思課表單,也蒐集到一些有趣的想法。
我和S老師來來回回總共11封,真的很有成就感啊。
(為保護個資,因此將S老師的資訊遮蔽)
一個小時的分享,自然是不可能講到具體設計功能。
於是,八月底,我開了一個google classroom,叫做「線上 G-suite 小教室」,目標是學習 google 表單、簡報、文件、協作平台....等工具。
幾天下來竟然也有21個學生。
陸陸續續,找了大概五個線上影片,三個基礎加上兩個進階,都看完的話,應該也夠用,畢竟表單的技術,整體不是太困難。
表單難的在於如何設計?這是我跌跌撞撞摸索出來,還算有經驗的價值。
於是,我就出了個作業。
8/27、8/28、8/29、......果然都沒有人交作業,我也漸漸淡忘,竟然,9/8出現了一封針對作業的詢問信。
用功的S老師。
S老師完成了給學生的愛思課表單,也蒐集到一些有趣的想法。
我和S老師來來回回總共11封,真的很有成就感啊。
(為保護個資,因此將S老師的資訊遮蔽)

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以會考為本,一起來討論國中數學素養題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資訊組長看過來,50秒開放classroom權限
友校的老師問我,為何她們的 G-suite 帳號,
不能讓一般 google 帳號加 classroom?
這個問題,以北投國中的例子來說,
就是 @ptjh.tp.edu.tw 開設的 classroom,
@gmail.com 的帳號無法當學生。
我有和一個高手討論過此題,
受惠良多,因此,知道解答。
若擁有全校的 G-suite 管理權限(Google Admin),此題有解。
只需 50 秒,請參考放下 gif 動畫解法。
(應用程式 → G-suite → classroom → 課程設定 )
感謝台灣谷哥昆凌的好同事,
Sophie Tai 的大力協助,本文能夠發表,
多數是她的貢獻,應列為第一作者。
不能讓一般 google 帳號加 classroom?
這個問題,以北投國中的例子來說,
就是 @ptjh.tp.edu.tw 開設的 classroom,
@gmail.com 的帳號無法當學生。
我有和一個高手討論過此題,
受惠良多,因此,知道解答。
若擁有全校的 G-suite 管理權限(Google Admin),此題有解。
只需 50 秒,請參考放下 gif 動畫解法。
(應用程式 → G-suite → classroom → 課程設定 )
感謝台灣谷哥昆凌的好同事,
Sophie Tai 的大力協助,本文能夠發表,
多數是她的貢獻,應列為第一作者。
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一起來用google試算表:規劃複習進度的5大訣竅
國中階段,適合開始學習規劃進度,
對自己學業負責,將來受用無窮。
以前靠記筆記、靠老師發紙本表格,
現在我們可以用手機搭配google試算表,
原理相同,效果更好。
1、釘選到手機畫面首頁,越明顯越好。
如果已經在用google classroom,
就把試算表擺在classroom的app,
如果沒有,建議直接安裝試算表的app,
放在容易取得的首頁位置,你就會常常點開,
輕鬆增加對進度表的注意力。
2、邀請師長同學一起來檢視,越多人關注越有力量。
利用google試算表的共用功能,
邀請老師、爸媽、同學,
一起檢視你的試算表,
最好能和幾個好朋友,
共同規劃進度,一起念書,一起成長,
讓你的進度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情。
3、從小範圍做起,累積成功經驗。
許多同學到了九年級,
才開始試著做進度表,
第一次就做整個學期甚至整年的會考規劃,
幾天後就落隊了,陣亡比例很高。
要先從小任務著手,
例如一次段考的進度表,
甚至一次較大型的平時考,也很ok。
4、善用字型、粗體、顏色、填滿區塊來標示。
這些功能不只是為了美觀,
更能夠幫助你以視覺化,
檢視自己的成果,
例如可以把完成進度的比例,
用綠、黃、紅區分,
一看就知道自己的成果如何?
5、天天登記,週週反省,誠實面對自己。
複習進度應該採取進行式的規劃,
不管目標在多久之後,
最多先規劃一個禮拜。
比規劃重要得多是紀錄與反省,
紀錄一定要每天都記,
檢討、反省與重新調整,
可以等假日告一段落再來。
祝福大家
對自己學業負責,將來受用無窮。
以前靠記筆記、靠老師發紙本表格,
現在我們可以用手機搭配google試算表,
原理相同,效果更好。
1、釘選到手機畫面首頁,越明顯越好。
如果已經在用google classroom,
就把試算表擺在classroom的app,
如果沒有,建議直接安裝試算表的app,
放在容易取得的首頁位置,你就會常常點開,
輕鬆增加對進度表的注意力。
2、邀請師長同學一起來檢視,越多人關注越有力量。
利用google試算表的共用功能,
邀請老師、爸媽、同學,
一起檢視你的試算表,
最好能和幾個好朋友,
共同規劃進度,一起念書,一起成長,
讓你的進度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情。
3、從小範圍做起,累積成功經驗。
許多同學到了九年級,
才開始試著做進度表,
第一次就做整個學期甚至整年的會考規劃,
幾天後就落隊了,陣亡比例很高。
要先從小任務著手,
例如一次段考的進度表,
甚至一次較大型的平時考,也很ok。
4、善用字型、粗體、顏色、填滿區塊來標示。
這些功能不只是為了美觀,
更能夠幫助你以視覺化,
檢視自己的成果,
例如可以把完成進度的比例,
用綠、黃、紅區分,
一看就知道自己的成果如何?
5、天天登記,週週反省,誠實面對自己。
複習進度應該採取進行式的規劃,
不管目標在多久之後,
最多先規劃一個禮拜。
比規劃重要得多是紀錄與反省,
紀錄一定要每天都記,
檢討、反省與重新調整,
可以等假日告一段落再來。
祝福大家
沒100字不准交,google表單的回應驗證
google表單的簡答和段落,
可以填單者開放的輸入內容。
可以填單者開放的輸入內容。
為了避免收到亂七八糟的回覆內容,
表單設計了「回應驗證」選項
它提供了四種模式的驗證:
前面三項,數字、文字、長度,
都很好理解,大部分的問題,
這三者就夠用了。
例如我都會要學生心得超過100字,
沒超過,會給個回饋訊息「還沒超過100字喔」。
有些學生會傻傻地數100字再按送出,
有些則很快發現,標點符號也會被計算,
相當有趣。
至於「規則運算式」,
是比較進階的回應驗證內容,
將來再寫一篇討論它。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將表單變成獨立的手機app「外掛appsheet」
利用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把google表單,
轉化成獨立的app,有自己的icon在手機畫面上。
以下是appsheet以及我製作出來的運動紀錄範例。
首先,先寫好google表單的內容,
利用外掛程式安裝appsheet,
點選右方的prepare後,外掛就會一步一步,
幫你做好。
appsheet我也是剛接觸,只做過三個範例,
以下是對於它的初步看法。
優點:
缺點:
轉化成獨立的app,有自己的icon在手機畫面上。
以下是appsheet以及我製作出來的運動紀錄範例。
首先,先寫好google表單的內容,
利用外掛程式安裝appsheet,
點選右方的prepare後,外掛就會一步一步,
幫你做好。
appsheet我也是剛接觸,只做過三個範例,
以下是對於它的初步看法。
優點:
- 可將單一表單app化,適合一般的手機使用習慣。
- 畫面簡潔,變得更容易輸入資料。
- 比起獨立寫app,製作過程相對輕鬆。
缺點:
- 較適合個人單機管理的操作,例如記帳、日記....等。
- 分享有限制,appsheet目前只允許10個人共用。
- 要雙方都裝appsheet,才能共用,跟一般的獨立app,還是有差距。
可能應用方向:
- 最直覺當然就是紀錄記帳、運動次數,這類個人固定頻率輸入資料。
- 固定場地的回饋機:例如服務或體驗櫃台,擺設一台平板或手機,只裝這個appsheet設計出來的表單,來蒐集資料,有點類似銀行服務的滿意度評分。
- 門房訪客管理資料,這也跟上一點類似。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美化你的倒數計時器-google試算表插入圖片小技巧
上一篇在 classroom app 加入倒數計時器的回響很好,激勵了我更上層樓的熱情,望著版面顯得有些單調的倒數畫面,想要動手改造它。
先秀一下最後的成果。
倒數天數 + 激勵人心的句子 + 意境深遠的畫面,質感更上層樓。
相信很多夥伴立刻看穿,不過就是插入圖片嘛!
沒錯,但是在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小小問題,就是google試算表的圖片,不像excel,可以直接改位置數字,就得用拉拉拉來調整,並沒有這麼好控制。
後來,拐個小小彎,解決問題。
具體步驟如下:
1、透過google搜尋,找一張喜歡又合適的圖片,存起來。
2、利用合併儲存格,將A、B欄併在一起。
3、選擇 插入 → 圖片 → 儲存格內圖片
4、接下來,你就可以利用調整列高,讓圖片滿版了!
是不是很簡單呢?美感好的夥伴,設計出來一定更厲害。
先秀一下最後的成果。
倒數天數 + 激勵人心的句子 + 意境深遠的畫面,質感更上層樓。
相信很多夥伴立刻看穿,不過就是插入圖片嘛!
沒錯,但是在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小小問題,就是google試算表的圖片,不像excel,可以直接改位置數字,就得用拉拉拉來調整,並沒有這麼好控制。
後來,拐個小小彎,解決問題。
具體步驟如下:
1、透過google搜尋,找一張喜歡又合適的圖片,存起來。
2、利用合併儲存格,將A、B欄併在一起。
3、選擇 插入 → 圖片 → 儲存格內圖片
4、接下來,你就可以利用調整列高,讓圖片滿版了!
是不是很簡單呢?美感好的夥伴,設計出來一定更厲害。
在classroom加入倒數計時器
在舊版的協作平台有倒數計時器,新版的被拿掉了,而google classroom,從來沒有這個工具。
面對升學大考,我們都有相同的經驗,看著每天每天的倒數計時。
這個暑假,導師班升上九年級,和同事引導一些認真的學生們,成立讀書團體,我們就利用classroom的app,來進行團體的運作。
運作得還算順利,快開學了,想說在classroom中,加一個能夠倒數會考的功能。
classroom當然是沒有這種預設功能,怎麼解決呢?
其實很簡單,利用google 試算表就好了,只需要today()、days()函式,與明年的會考日期,簡單的倒數計時便完成了。
畫面呈現在手機上還蠻有質感的。
有興趣的夥伴們,可以點連結去修改、運用。
面對升學大考,我們都有相同的經驗,看著每天每天的倒數計時。
這個暑假,導師班升上九年級,和同事引導一些認真的學生們,成立讀書團體,我們就利用classroom的app,來進行團體的運作。
運作得還算順利,快開學了,想說在classroom中,加一個能夠倒數會考的功能。
classroom當然是沒有這種預設功能,怎麼解決呢?
其實很簡單,利用google 試算表就好了,只需要today()、days()函式,與明年的會考日期,簡單的倒數計時便完成了。
畫面呈現在手機上還蠻有質感的。
有興趣的夥伴們,可以點連結去修改、運用。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解決Google簡報掛上協作平台後,無法從line打開瀏覽
這兩天,我擔任台北市國中數學領域召集人暑期研習的工作,分派到的一項任務,是將所有講座的PPT掛網,和學員們分享。
本來google drive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為了更有質感,利用新版的協作平台,弄了一個網頁(連結在此)。
身為一個專業的 google educator,我當然是用google 簡報寫自己那堂課的內容,並且鼓勵其餘講者也用,但大家毫不意外的都用了power point。
台北市的國中數學老師有一個line群,研習時將協作平台網址,傳到那個賴群,頗獲好評。
但是....不時傳來回報。
「柏嘉老師,每個人的簡報都可以開,就你的不能開。」
本來google drive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為了更有質感,利用新版的協作平台,弄了一個網頁(連結在此)。
身為一個專業的 google educator,我當然是用google 簡報寫自己那堂課的內容,並且鼓勵其餘講者也用,但大家毫不意外的都用了power point。
台北市的國中數學老師有一個line群,研習時將協作平台網址,傳到那個賴群,頗獲好評。
但是....不時傳來回報。
「柏嘉老師,每個人的簡報都可以開,就你的不能開。」
當時以為只是沒點進去,後來發現點進去也不行。
想說,這大概就網路問題吧?隨口回了,應該是檔案太大吧,理由很能說服大家,研習也就繼續。
有幾位追根就底的夥伴,回家繼續試,第二天跟我說,柏嘉老師,你的簡報有幾頁可以看,但大部分不能看。
還聽到一種建議,你就用power point寫就好啦!
雖然,改用簡報的app就可以開啟,但是從line打開協作平台,就是始終讀不完整!
我開始專心找兇手
終於發現了原因「字型」,大部分的字型在line中都開不了,目前確定「ubuntu」可以。
老師們還是很喜歡用line,寫下這篇網誌,分享給各位G-suite愛用者們!
大家一起朝向市占率翻轉power point的目標前進。
2019年8月19日 星期一
2019年8月16日 星期五
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七位同學在會考大進步的心得分享
應數感實驗室的邀請,寫了這篇網誌。
每個同學的程度可能都不相同。
要如何準備?才能夠突破現有水準,在教育會考取得佳績,是這個暑假準備升九年級的同學和家長們,最關心的議題。
108年我的北投國中數學任課班有30個同學,很幸運的有8位在教育會考取得打破四次歷屆模考的好成績。
現在的模擬考預測分數落點還算準,能夠達到模考的最高分,就算蠻不錯的,突破自己實力範圍,是無疑問的好表現。
在成績公佈後到畢業前的這段時間,有7位同學接受我的邀請,以給學弟妹建議的觀點,寫下自己如何突破的原因,之後我和同學們一一訪談,替他們的心得內容標示重點(黃色底標),並註記老師的反饋(藍色底標)。
0106黃同學
0112陳同學
0124鄭同學
0131張同學
0210黃同學
0225彭同學
0231陳同學
之後,我也一再反芻這些內容、和同學間的對話,總結出同學們共同認同的有效方法。
一、以歷屆試題為本
歷屆試題提供了良好的準備方向,讓我們理解到國中數學的重要概念是哪些?這些概念又是如何連結應用?熟悉歷屆試題,也幫助我們能夠篩選學習素材。
二、要有懂得選題的眼睛
從A++到B+,這些破自己紀錄的同學們,都一致認同,這一年會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無意義的題目,花時間在上頭,只會大幅降低效率,把好題目挑出來,專心好題目就夠用了。
三、追根究柢的問問題
所有同學都同意,不懂一定要問,否則做了,不會還是不會,一點進步也沒有,拿下A++的黃同學,不僅問問題,還發展一套自己的筆記記錄方法,無私地分享給大家。
四、保持正常作息與飲食
大多數的同學,在會考前的這段時間,都非常注意作息與飲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避開食物,以及調整自身狀況的心法。
除了以上的四個要點,許多同學也反思了自己面對數學的心得,一路走來的轉變歷程,我們的非選擇題六堂課,也獲得了不少好評。
許多學校即將展開暑期輔導了,準備會考是一個長時間的歷程,從中若能獲得自我成長、自我突破,可以成為一生的養分。
希望此文能夠協助到各種程度的同學們,加油。
柏嘉老師 謹致
每個同學的程度可能都不相同。
要如何準備?才能夠突破現有水準,在教育會考取得佳績,是這個暑假準備升九年級的同學和家長們,最關心的議題。
108年我的北投國中數學任課班有30個同學,很幸運的有8位在教育會考取得打破四次歷屆模考的好成績。
現在的模擬考預測分數落點還算準,能夠達到模考的最高分,就算蠻不錯的,突破自己實力範圍,是無疑問的好表現。
在成績公佈後到畢業前的這段時間,有7位同學接受我的邀請,以給學弟妹建議的觀點,寫下自己如何突破的原因,之後我和同學們一一訪談,替他們的心得內容標示重點(黃色底標),並註記老師的反饋(藍色底標)。
0106黃同學
0112陳同學
0124鄭同學
0131張同學
0210黃同學
0225彭同學
0231陳同學
之後,我也一再反芻這些內容、和同學間的對話,總結出同學們共同認同的有效方法。
一、以歷屆試題為本
歷屆試題提供了良好的準備方向,讓我們理解到國中數學的重要概念是哪些?這些概念又是如何連結應用?熟悉歷屆試題,也幫助我們能夠篩選學習素材。
二、要有懂得選題的眼睛
從A++到B+,這些破自己紀錄的同學們,都一致認同,這一年會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無意義的題目,花時間在上頭,只會大幅降低效率,把好題目挑出來,專心好題目就夠用了。
三、追根究柢的問問題
所有同學都同意,不懂一定要問,否則做了,不會還是不會,一點進步也沒有,拿下A++的黃同學,不僅問問題,還發展一套自己的筆記記錄方法,無私地分享給大家。
四、保持正常作息與飲食
大多數的同學,在會考前的這段時間,都非常注意作息與飲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避開食物,以及調整自身狀況的心法。
除了以上的四個要點,許多同學也反思了自己面對數學的心得,一路走來的轉變歷程,我們的非選擇題六堂課,也獲得了不少好評。
許多學校即將展開暑期輔導了,準備會考是一個長時間的歷程,從中若能獲得自我成長、自我突破,可以成為一生的養分。
希望此文能夠協助到各種程度的同學們,加油。
柏嘉老師 謹致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2019年3月14日 星期四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