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難題火藥庫


獻給3月29日到場的同學們
柏嘉  老師

難題火藥庫

能否在會考取得A++的好成績,關鍵就在於幾何,幾何跟代數差異很大,在代數的章節,前後是互相影響的,學習很有結構,可以循序漸進,核心概念明確,延伸的題目大致就幾種類型。

幾何的章節,彼此獨立性高,以第五冊而言,相似形、圓形、三角形三心,彼此也可以互換順序來學習,不像第三冊,如果不先學多項式的加減乘除,就沒辦法學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以幾何做為題材的試題,表面上看起來很類似,大致會圍繞著單一圖形或者複合圖形,給部分的圖形資訊,然後要求同學們算出未知的幾何量,或者判斷物件之間的關係,但是在解題概念與路徑,則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也許二十題就有二十種類型,老師將從三角形的心切入,協助同學們迎戰難題火藥庫。

明確給出某個心

多數的幾何難題,會在題目中明確指出內心、外心、重心,以112年的17題為例,此題全國答對率49%,題目的圖形畫出了O點,並說明O點為外心,要問的是幾何量,求BC線段長度。

只要能夠將外心的相關概念都思考一遍,不難發現,此題最佳路徑的是應用外心為外接圓圓心,它到三個頂點的距離會相等,因此,利用O點和A點,把外接圓畫出來,即可順利解答。

多數同學會在此類題目感到困難,往往是因為沒看過這種類型,要記住一件事情,會考幾何題型不容易重複,但是概念必定是重複的,將外心的相關概念一一檢視,不預設立場此題該用誰,你就可以找到最佳的路徑。

心的條件不明確

如果問題當中涉及三心,條件卻不明確,此類題目較少,但確實更困難,以113年的22題為例,此題全國答對率只有34%,題目雖然指出G點為重心,但圖形中沒有把G點畫出來。

面對這類的問題,同學們必須熟悉三心的繪製方法,事實上,此題是可以透過自己把重心G畫出來,若擔心題目附圖不準確,也可以重製整個圖形,在得到明確的G的位置後,解出此題的難度已大幅下降。

另一種條件不明確,則是問題涉及三心,卻沒指名某點是哪一顆心,這類型的問題很少,只能依賴同學們對於圖形的敏感度,而且會考並非技巧性的評量,不偏好此類問題,但永遠要記住,還是有可能題目中沒出現三心,卻仍需要應用三心的概念來解答。

邏輯推理

幾何是學習邏輯推理的好素材,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提供了完整的脈絡,過去曾經有一段時光,幾何證明題的學習,從已知來推論,最後得證,占了很大的份量。

由於題型的改變,以及課綱的變革,透過幾何來學習邏輯推理,在教材中被大幅淡化,但是邏輯推理的概念,仍然會出現在選擇題型中,這類問題給同學們的感受,就是很難。

處裡這類問題,需要從學習方式著手,第五冊課本的探索活動、證明、說明,都是打磨邏輯推理能力的好時光,例如三角形三條中垂線相交的點是外心,它到三個頂點等距離,此距離為外接圓半徑,這些內容足夠你處理許多的外心幾何題,但是為什麼這三條線相交於於一個點呢?你能夠清楚的說明它嗎?

其實課本當中都有清楚的說明和推導,只要這些證明的內容,你都有弄懂想通,能夠清楚地講給別人聽,會考的邏輯推理難題,對你來說,都不會困難。

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

從B+到A++,關於成長


柏嘉  老師

 雖然任教多年,有機會帶三年數學課的,今年的913僅僅是第四個班,完整的三年有一種魔力,它能夠展現,什麼叫做「成長」。

 我們學校程度大致和全國相當,對比七年級時首次段考的數學成績,三年下來,班上多數同學,進步了一個級分。

 成長最多的,是于瑩和煒甯。

 成長和爆發不一樣,她們並不是那種大眾喜歡的故事,在最後一年甚至半年覺醒,拿下跳躍式的進步。

 而是一個穩定向上的軌跡,最後拿下了應有的成果。

 兩人寫下了自己的歷程,並且回答眾多家長同學關心的QA,在此,獻給大家。

從B+到A+(差一題A++嗚嗚嗚)趙于瑩

——從B+到A++——      黃煒甯

2019年9月29日 星期日

更重要的,是佈置一個討論數學的環境

現在的國中校園,已轉變非常得多,過去辦公室是一個比較肅殺的地方,學生進去,會戰戰兢兢,會喊報告,充分展現了「生不入官門」的氛圍。

現在嘛....

學生進辦公室,比進自家廚房還自然。

辦公室是學生走動、調劑、娛樂的好地方,某幾間老師特別和善的樓層,偶爾還可以見道,玩鬼抓人跑進來的同學。

近幾年,我喜歡在座位的週遭布置一些環境,有學生進來的時候,就可以聊一下數學,解題、概念、證明、方法、想法。

例如,本校的辦公室黑板,總是充斥著各種....過季的校園訊息、福利社推廣產品,我把它們清個大半,空出版面,近期,兩三天,就換上一題在寫的素養題。

於是,時不時就有以下這種美好的畫面。
(雖然辦公室既沒美感,又亂,我這間算比較整齊的)




在臉書上發起社團,除了老師、家長,更希望有許多的同學們加入,在划手機時不時跳出素養題的訊息,說不定就開始思考動腦了。

課堂的時間總是相對有限,更重要的,是佈置一個討論數學的環境。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恭喜!您已被選為Google for Education認證培訓師!


希望這一篇文章,能夠對將來的您,有所幫助,如同從前啟發我的那些文章。

較少見到交代具體數字細節與進路的文章,因此,我朝向這個方式來寫。

Google for Education Certified Trainer,有好幾種翻譯的方式,認證訓練師、認證講師、google講師、...,我也不知道哪一種最洽當,那就丟給google翻譯吧。

取得認證資格的恭喜信,開頭會是「Congratulations! You've been selected to be a Google for Education Certified Trainer!」,它的google翻譯,就是我的文章標題。

技術上來說,要通過四個階段。


Google 認證教育家第 1 級  (12/11/2017)
Google 認證教育家第 2 級  (02/12/2017)
培訓師技巧評量  (December 16, 2017)
Google for Education認證培訓師 (9月11日 週三 上午1:52)

括號內,我放上通過證書、通過信件的具體時間,時間的格式長得有點不一樣。

我是2017年10月開始接觸 G-suite 工具的,到12月16號,就已經通過前三個階段。

這三個階段的認證,都是用google設計線上評量,內容是具體的技術操作,是標準化測驗,教育家需要兩到三小時,可用中文測驗,技巧評量約一小時,只有英文測驗。

網路上的各種資源很好找,我的網誌右側徽章,點進去就有學習網站的連結,您若覺得有人教比較快,各種研習、收費培訓班,也都陸續在開課。

技術性的內容,投入時間、心力,就會有收穫,沒有捷徑,那兩個月,我蠻用功的。

最後一個階段就複雜了。

它是有規範的質性評選,規範如下:

  • 拍一個三分鐘的影片,作為你的培訓介紹。
  • 辦理五場的培訓課程 (老師們可想成主講五場研習)
  • 填寫制式的申請書。


規範的細節內容,很容易查到,不容易的是,怎麼做?才能通過。

Google不是只會發恭喜信,事實上,我的收件夾中,有更多的「Thank you for your Google for Education Certified Trainer application」。

感謝您使用Google for Education認證培訓師申請.....

要通過認證培訓師,我認為,以下兩件事情最有價值。

1、申請失敗後的回饋信。

Google拒絕你後,會發兩封信,第二封會針對你的申請,給予為何拒絕的質性建議。

2、尋求認證培訓師的協助。

成功者必定能夠為你帶來一些你沒想過的事情,如果你已經在成為培訓師的路上,試試看,發信給他們。

這一條路不太輕鬆,對我而言,確實很有收穫,期待將來,我也能夠協助您,獲選 Google for Education Certified Trainer。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有人交功課了!我收到的第一個雲端作業

瀏覽google for education台中場的回饋資料,發現聽課的夥伴們,想學表單實作技術的需求,還蠻多的。

一個小時的分享,自然是不可能講到具體設計功能。

於是,八月底,我開了一個google classroom,叫做「線上 G-suite 小教室」,目標是學習 google 表單、簡報、文件、協作平台....等工具。

幾天下來竟然也有21個學生。

陸陸續續,找了大概五個線上影片,三個基礎加上兩個進階,都看完的話,應該也夠用,畢竟表單的技術,整體不是太困難。

表單難的在於如何設計?這是我跌跌撞撞摸索出來,還算有經驗的價值。

於是,我就出了個作業。

8/27、8/28、8/29、......果然都沒有人交作業,我也漸漸淡忘,竟然,9/8出現了一封針對作業的詢問信。

用功的S老師。




S老師完成了給學生的愛思課表單,也蒐集到一些有趣的想法。

我和S老師來來回回總共11封,真的很有成就感啊。
(為保護個資,因此將S老師的資訊遮蔽)